小麦想高产播种“工作”要全面,不要只关注肥,还要注意3方面!
选种子可不是随便挑个品种就行,得跟着当地生态条件走。河南农科院的专家说得好,不同麦区得选 “定制款” 品种:北部冬麦区要扛冻抗倒春寒,中南部麦区得耐后期高温逼熟,长江中下游麦区还得抗湿防赤霉病。
选种子可不是随便挑个品种就行,得跟着当地生态条件走。河南农科院的专家说得好,不同麦区得选 “定制款” 品种:北部冬麦区要扛冻抗倒春寒,中南部麦区得耐后期高温逼熟,长江中下游麦区还得抗湿防赤霉病。
今年主汛期(6至8月),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30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,全省平均气温28.8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2.4℃,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,呈现为降水面弱点强、高温持续时间长、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三个特点。9月以来秋雨特征明显,全省共出现5次较大范围明显
先说说眼下的情况。今年夏天热得离谱,全省平均气温28.8℃,比常年高了2.4多度,直接创了1961年来的最高纪录。降水却少了两成,旱得不少地方地皮发裂。可一进9月,老天爷好像突然开闸放水,全省下了5场大雨,平均降水量212毫米,比常年多了2.4倍,又是1961
今年主汛期(6至8月),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30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,全省平均气温28.8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2.4℃,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,呈现为降水面弱点强、高温持续时间长、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三个特点。9月以来秋雨特征明显,全省共出现5次较大范围明显
气象局通报,今年6至8月主汛期,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两成,而平均气温却以28.8℃创下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。但进入9月,画风突变,全省平均降水量高达212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2.4倍,同样刷新了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多值。
今年主汛期(6至8月),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30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,全省平均气温28.8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2.4℃,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,呈现为降水面弱点强、高温持续时间长、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三个特点。9月以来秋雨特征明显,全省共出现5次较大范围明显
今年主汛期(6至8月),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30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,全省平均气温28.8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2.4℃,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,呈现为降水面弱点强、高温持续时间长、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三个特点。9月以来秋雨特征明显,全省共出现5次较大范围明显
河南的秋收秋种,今年天气唱的哪一出?省气象局刚刚放出的消息,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今年夏天,河南人经历了什么?少雨高温,热浪滚滚,平均气温直接创下六十多年来的新高,土地都渴得裂开了嘴。谁曾想,一入九月,老天爷像是打开了水龙头,雨水一场接一场,降水量比往年多了两
稻茬小麦的播种时间存在差异。较早的于 10 月底便开始播种,较迟的则延至 12 月份。若小麦播种过迟,便难以产生有效分蘖。随着温度不断下降,小麦在冬前无法培育成壮苗,这对其后续生长极为不利。
品种是决定稻茬麦体系潜力的核心因素,需结合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、土壤特性、耕作制度及市场需求,选择具备抗逆性强、耐迟播、分蘖力适中、抗倒伏、抗病性突出且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,从源头保障高产潜力。
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小麦的主产区,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,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选择合适的小麦良种,是实现小麦高产、稳产、优质的关键。目前,在皖北地区推广使用的小麦良种众多,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表现突出的品种。
以下是2026年南北方产量高、品质优的十大小麦品种,按区域划分并标注核心指标,方便种植户快速决策:
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6日17时,各地已收夏粮小麦7005万亩,日机收面积连续3天超过400万亩,全国“三夏”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。
“加权平均单产亩产636.4公斤!”昨天(5月25日),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金花岭村的麦田里,现场农户、专家爆发出掌声。长江云新闻记者在测产现场看到,这片刚收割完水稻的221亩田块里,金黄的麦秆挺立,机械轰鸣中,测产仪实时跳动的数字刷新着湖北稻茬小麦单产纪录。